她是来问摆饭的事,就主动的跟过去帮忙去了。
何氏自己一个人去了老太太屋里,进门就对谈晓兰夸王氏,“兰儿,你雇的张贵家的是真不错,干活麻利不说,还不偷奸不耍滑,要是那奸滑的,来家里就得说她是你雇的人,家里的活不该她做,张贵家的就实在,刚帮着我熨烫好衣服,出来又跟着赵铁家的去厨房帮忙了,眼里真是太有活了!”
王氏的名字叫王三妮,她丈夫叫张贵,这个时代,大部分女性成家后,都是被叫做谁谁家的,谈晓兰是真不喜欢那样叫人,所以一直称呼王氏为王姐姐。
现在猛一听何氏称她为张贵家的,心里还有一种张贵家的和王氏划不了等号的感觉。
何氏夸完,不等谈晓兰说话,又接着道:“咱们家买的人,如果能有张贵家的一半好,都算是买值了!”
谈晓兰不喜欢她把王氏和买的人一起比较,就道:“买来的人是咱们家的私产,王姐姐却是咱们的同乡,她是我请来帮忙的,能抛家舍业的跟着我来州府,主要还是看的我们俩的情谊,等我的店铺都步入正轨了,王姐姐自己家也会在州府开店,买来的人是完全不能和王姐姐相比的。”
谈晓兰这段话说完,何氏就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,赶紧补救道:“看我,一点都不会说话,你说的对,张贵家的是同乡,咱们家买来到人,是不能和她相提并论的。”
何氏这么说,谈晓兰就换上了笑脸,“母亲说的是,咱们出门在外,以后少不了要和同乡们多打交道,今天你帮帮我,明天我帮帮你,一个地方的人拧成一股绳,这样才不会轻易被别人给欺负了。”
何氏听谈晓兰这样说,内心是真认同的:“兰儿说的太对了,出门在外,就得同乡抱团,以后我也出去多结交一些同乡才行!”
谈晓兰:“……母亲,其实同乡之间,还流传着一句话。”
何氏:“什么话?”
谈晓兰看着她,表情严肃的说:“老乡见老乡,骗你没商量。”
这次轮到何氏无语了。
老太太听完哈哈大笑,拍着谈晓兰说:“你这是从哪听来的这么个说法?”
谈晓兰想,前世一直也打不败的传销组织,一开始就能骗遍大江南北,靠的可不就是老乡骗老乡么!
回答老太太的,当然是:“我听接待的女眷说的,他们家曾经合作的一个商户,就是因为那家的夫人认识了一个同乡,最后被骗的商铺都卖了!”
何氏一下子惊醒起来,道:“我就在家好好的照顾你奶奶,不出去认识什么同乡了!”
老太太被儿媳妇的话给逗笑了,但是想到晓兰说的,也就没有纠正何氏对话。
谈晓兰却道:“正常的出门交际还是没事的,只是不随便答应别人事就行。”
虽然谈晓兰这样说,但是何氏还是心有余悸,对于搬到州府来,她心里原本就不踏实,又听了只因为认识个同乡,就被骗的卖了店铺,何氏心里就更加不安。
直说:“不去不去,我在家里就行。”
谈晓兰编造商妇遇到同乡被骗的事,只是想给她提个醒,没想到她的反应那么大。
谈晓兰觉得何氏反应那么大,不是自己编造的这件事都问题,是她自己的原因。
何氏的状态有些不对,谈晓兰犯懒不想操心开导,就看向老太太。
老太太却说:“刚搬到州府,也不急着出门,等以后对这里熟悉了,再说出门的事也行。”
既然老太太都这么说了,谈晓兰就不再管了。
王氏提了饭菜回来,在门外问在哪里摆饭。
老太太屋里有单独的客厅,就道:“中午就在我屋里用饭吧。”
王氏提了饭菜进来,从何氏进来就没再说话的小菊和招弟赶紧上前帮忙。
吃过饭,老太太让三个姑娘回去休息,留下儿媳妇说话。
从上洋镇搬到州府之前,老太太和何氏一样,对于搬家心里都有些抵触。